搜索筛选
专业分类: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
找到相关结果405篇
-
摘要:
-
摘要:
-
摘要:
-
摘要:
-
摘要:
-
摘要:
-
摘要:
-
摘要: 本文评估了CMIP5中27个气候模式及其集合平均对中国地区温度和降水的模拟效果,并对多模式集合的确定性预报和概率预报进行了研究,针对集合的确定性预报,本文设计一种区域最优权重模型(Op-SE)对传统的集合...
-
摘要: 与传统的微波通信相比,激光通信具有带宽宽、传输速率快、安全保密性好等优点,已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但是在星地激光通信链路中,湍流造成的折射率随机变化会引起接收端的光强起伏和相位起伏,会导致系...
-
摘要: 在大气中,水汽是一种重要的气象要素,在云物理和降水的形成过程、大气化学反应过程及能量循环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水汽是大气中唯一可以相变的气体,水汽的特殊性及其对生命意义的影响,使水汽区别于其...
-
摘要: 本文使用1958-2014年美国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客观分析海气通量(OAFlux)项目提供的潜热通量和相关气象要素数据,NCEP/NCAR再分析表面气压数据和CMIP5海气耦合模式数据,通过Trend-EOF等方法,研究了西太平洋...
-
摘要: 云和气溶胶是地气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地气系统的辐射收支有重要作用。气溶胶通过直接和间接效应在地气系统的辐射收支、全球气候变化、大气稳定度和区域环境质量方面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云则是可以通...
-
摘要: 地表通过和大气的相互作用,在地球气候系统的水、碳、能量循环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因此,准确地遥感反演地表信息、并研究陆面和大气的相互作用至关重要。
本文利用多源卫星遥感反演的地表出射...
-
摘要: 露天生物质燃烧是全球的温室气体、活性微痕量气体和颗粒物排放的一个重要来源。虽然露天生物质燃烧活动的发生具有偶然性且高度变化,但它能导致局地、区域乃至全球的空气质量问题和气候强迫。近年来,中国...
-
摘要: NH3是大气中含量最丰富的碱性气体,也是参与大气化学反应最活跃的含氮污染物。大气中的H2SO4和HNO3一旦形成,就会立刻与NH3发生酸碱中和反应,生成硫酸铵和硝酸铵(二次无机气溶胶,贡献我国PM2.5质量浓度...
-
摘要: 为了全面深入了解区域和全球大气气溶胶的变化特征,本文利用气溶胶光学特性参数和各类气象观测以及大气环境监测等资料,开展多源信息综合分析,通过大气气溶胶光学特性外场观测、环境气象数据天气学分析与...
-
摘要: 本文运用WRF-Chem空气质量模式分析了2015年10月29日-2015年11月08日期间京津冀地区一次污染过程的时空分布特征以及长距离输送事件,并在该模式基础上加入“一次”PM2.5源解析方法,定量分析了整个污染过程...
-
摘要: 利用手机通信基站信号衰减反演降水分布是一种较为新型的降水测量方法,具有测量准确性好,时空分辨率高等优点。本文利用国际电信联盟ITU给出的雨衰减预报模式及Mie散射理论,对福州市2014年5月4-5日以及20...
-
摘要: 近年来,我国东部区域大气污染备受关注,准确监测获取气溶胶光学特性时空分布,对研究区域大气污染形成机理与治理至关重要。本研究利用CSHNET和CARE-China地基观测网数据分析我国东部典型气溶胶光学厚度(...
-
摘要: 在江西省庐山气象局布设雾滴谱仪、热盘雨量计、现在天气现象仪、空气动力学粒径谱仪、超声风速仪、积冰梯度观测架、七要素自动气象站等,观测到四次积冰过程,对2016年1月20日~1月25日积冰过程进行了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