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专业分类: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
找到相关结果829篇
-
摘要: 重味夸克偶素(简称夸克偶素)指有正反粲夸克或底夸克对组成的介子。本论文主要基于ATLAS探测器收集的实验数据通过双缪子衰变道对五个S波夸克偶素(J/ψ、ψ(2S)和Υ(nS)(n=1,2,3))在核子-核子对质心系...
-
摘要: 本文研究了狭义相对论中的变形色散关系,得到了Lorentz破缺和光速变化的关系,分析了量子引力放大效应作用下光速的变化。另外,根据修正色散关系计算了白矮星的半径-质量关系式。Camelia等人指出白矮星半径...
类型:硕士论文
学校:四川师范大学
时间:2017年8月17日
153
-
摘要: 量子计算与量子信息是以量子力学为基础,并结合了数学,计算机科学,通信学等学科的一门新兴学科。相对于经典的计算,量子计算在解决特定问题方面有着显著的优势。例如,对于一个29位的整数的分解问题,用...
-
摘要: 电磁形状因子,作为动量转移平方q2的函数,反映电磁相关物理量如电荷、磁矩及四极矩的空间分布。测量电磁形状因子可提供强子内部结构的有关信息。对自旋为1的束缚态粒子,微扰色动力学预言在大的类空或类时...
-
摘要: 在相对论重离子碰撞中,质心能量高达每核子对200GeV的金核金核碰撞后会产生一种高温高密的物质。这种解禁闭的物质被称为夸克胶子等离子体(QGP),研究它的性质是重离子物理实验的主要目标之一。
由于...
-
摘要: 量子信息科学以量子力学为基础,通过与数学,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以及材料学等学科相融合,近30年来获得了飞速发展,并取得了累累硕果。基于量子力学系统的独特性质,量子信息科学在信息安全、信息存储...
-
摘要: 自1912年赫斯发现宇宙射线起,宇宙线的起源和成分一直是物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通过大量的研究和探索,人们对宇宙线粒子的主要成分有了深入了解,相对而言,对于宇宙线的起源,以及它们的加速机制、传播机...
-
摘要: 随着Higgs粒子的发现[1,2],最小标准模型(MSM)预言的全部粒子都已经被实验证实。未来大型强子对撞机(LHC)上高能实验的一个主要任务,是精确检验标准模型(SM)。我们必须保证标准模型给出的理论预言与实验观...
-
摘要: 格点量子色动力学(Lattice QCD)预言了在极高温度和能量密度的条件下,物质会发生从强子态到夸克胶子等离子体(QGP)的相变,夸克和胶子解除禁闭。研究表明,这种新的物质形态可能产生于宇宙大爆炸初期,也...
-
摘要: J/ψ是粲夸克及其反粲夸克组成的束缚态,是最简单的量子色动力学QCD束缚态之一,是研究QCD的很好的探针。自1974年被发现以来,对其产生机制的实验和理论就从未中断过。J/ψ的产生过程通常可以被划分为两个...
-
摘要: 近年来量子信息与量子计算科学得到了迅速的发展,量子信息处理器被广泛地用于量子计算、量子模拟、量子度量等方面的研究。不断有新的量子算法、量子方案被提出,迫切地要求人们不断提高实验技术手段,使这...
-
摘要: D0-(D)0混合是唯一上型夸克组成的中性开味介子系统的混合,标准模型预言其混合大小被压低至<10-2。D0-(D)0混合的实验测量对精确检验标准模型和寻找新物理有重要意义。粲物理领域实验上还没有发现可靠的CP...
-
摘要: 液体的零场核磁共振是近些年来迅速发展的实验方法,因其在无需超导磁体的同时又能实现高分辨率耦合参数测量,已经显示了在化学结构分析等领域存在巨大的应用空间,也有可能成为新的量子模拟平台.
本...
-
摘要: 金属纳米复合材料不仅具备固有的表面效应、小尺寸效应、宏观量子隧道效应、介电限域效应和量子尺寸效应,而且由于多元素之间的独特协同作用以及不同的构型都使金属纳米复合材料呈现出了高效的光、电、催化...
类型:硕士论文
学校:山东大学
时间:2017年9月12日
153
-
摘要: 宇宙线的起源、加速及传播机制是宇宙线物理中的基本问题,但目前仍未能得到确定的回答。高能伽马天文是宇宙线领域最为活跃的学科之一。例如大家熟知的Fermi卫星实验、H.E.S.S.及CTA切伦科夫望远镜阵列以及...
类型:博士论文
学校:山东大学
时间:2017年9月12日
153
-
摘要: 自上世纪初发现宇宙线以来,宇宙线之起源、加速和传播等问题一直是宇宙线研究的基本问题。高能伽马射线携带天体源的信息,是探索宇宙线起源的重要探针。随着探测技术的发展,卫星实验已经发现3000多个GeV伽...
类型:博士论文
学校:山东大学
时间:2017年9月12日
153
-
摘要: 我的工作包括两部分:(1) LHAASO-KM2A实验光电倍增管批量测试系统搭建;(2) STAR-iTPC多丝正比室原型样机的研制与性能测试。
1.LHAASO-KM2A实验光电倍增管批量测试系统搭建
大型高海拔宇宙线观...
类型:博士论文
学校:山东大学
时间:2017年9月12日
153
-
摘要: 自从量子色动力学问世以来,对于微扰能区的物理量可以很完美地计算,但是对非微扰能区一向缺少精确计算及认识,对夸克受前相互作用束缚为强子时的规律更是缺少限制,由此人们一直在通过寻找新型强子结构以...
类型:博士论文
学校:山东大学
时间:2017年9月12日
153
-
摘要: 靠近Z=50幻数的原子核是原子核结构研究的热点区域之一,在这个核区的原子核中,除了观测到球形核所应该有的单粒子能级之外,也发现了近球形中容易形成的磁转动带,以及形变原子核可以形成的电转动带,甚至...
类型:硕士论文
学校:山东大学
时间:2017年9月12日
153
-
摘要: 本文采用北京谱仪在共振峰ψ(3770)下获取的数据样本约为2.93 fb-1的e+e-对撞数据,进行了四个单重Cabibbo压制衰变道D+→K0SK+,D+→K0K+π0,D+→K0LK+和D+→K0LK+π0的分支比测量及其CP破坏的寻找。
...
类型:博士论文
学校:山东大学
时间:2017年9月12日
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