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认同”(identity)一词在当今,是一个使用频率很高的词。从20世纪80年代的政治认同、90年代的族群认同,现在人们谈论更多的是群体身份和文化认同。从某一个词的频繁使用,我们也可以看出当前各种场合下社...
类型:博士论文
学校:中央民族大学
时间:2006年9月18日
153
-
摘要: 本文以纳西族历史境遇与族群心性为切入点,剖析历史积淀对族群文化抉择的影响作用(第二章),并在此基础上简要介绍纳西人为之自豪的“大文化”与丽江旅游文化中的文化“商品化”现象(第三章);为描摹丽江的...
类型:博士论文
学校:厦门大学
时间:2009年7月17日
153
-
摘要: 转型期间,我国的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调整后的新的利益格局与原有社会结构的相互嵌合,势必带来一定的矛盾冲突,引发改革的阵痛。经济体制的变革造就了大量利益受损群体,一些社会成员对社会产生不满...
类型:博士论文
学校:中央民族大学
时间:2009年11月27日
153
-
摘要: 近年来,区域文化研究热潮兴起,学界对安徽省内的文化区域划分大致以三大水系为准,分为淮河文化、皖江文化、新安江文化。但是这三大区域文化并不能涵盖安徽文化的全部内容。学术界内所认为的皖江文化一般...
类型:硕士论文
学校:安徽大学
时间:2014年10月13日
153
-
摘要: 本文主要以中国西北回族伊斯兰教中一个宗教性群体——西道堂为研究对象,目的在于将人类学理论和方法,尝试性地应用于中国伊斯兰教研究中,并进一步对西北回族内部差异性做出阐释.本文注意将人类学关于族群认...
类型:博士论文
学校:中央民族大学
时间:2005年10月18日
153
-
摘要: 随着旅游业在我国深入持续的发展,少数民族地区依靠其独特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风俗习惯、民族艺术和手工制品等,使得民族旅游,这样一种特殊的旅游方式,得到了迅速的发展。随着民族旅游业的发展,民族...
类型:硕士论文
学校:中央民族大学
时间:2011年6月30日
153
-
摘要: 本文以多个回族穆斯林社区为研究对象,选择兰州市、云南沙甸以及甘肃西道堂为田野调查地点,包括了大城市、小城镇、乡村三个不同的层次,用问卷、访谈和实地观察等方式搜集的资料来论证宗教的社会功能.笔者认...
类型:博士论文
学校:中央民族大学
时间:2005年10月18日
153
-
摘要: 羌族释比文化内容丰富,蕴含着民族的哲学思想、民间文学、民族音乐、民族舞蹈、民俗等内容,是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内容.释比是羌族释比文化的传承人,以口传心授的方式传承释比唱经;以实际观察、记忆、...
类型:博士论文
学校:中央民族大学
时间:2007年8月14日
153
-
摘要: 舞蹈通常可解释为人类运用身体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创造性活动的一种文化形式.舞蹈与文化密不可分.与民俗学家和舞蹈文艺工作者不同的是,人类学家不仅关注舞蹈的动作形态,更关心舞蹈的行为和在各种情境下的意义...
类型:硕士论文
学校:中央民族大学
时间:2007年8月14日
153
-
摘要: 自20世纪90年末以来,关于非政府组织和弱势群体的问题,一直是相关学术界热门话题,出版了不少论著,网络上的点击率也日益增长。但以往的研究,大多是宏观上的论述,真正深入非政府组织,特别是草根非政府...
类型:博士论文
学校:中央民族大学
时间:2013年5月28日
153
-
摘要: 本文提出“中国民族问题治理模式”的命题,从政治人类学(民族政治学)的视角出发,运用结构—功能的方法分析了中国民族问题治理模式的构成要素及其功能。所谓中国民族问题治理模式,是指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
类型:博士论文
学校:中央民族大学
时间:2006年9月18日
153
-
摘要: 本文旨在通过对西宁东关回族社区的个案研究,考察东关回族社区变迁的问题。纵观学者们对西北地区回族的研究,其研究重点大多集中于宁夏、甘肃或陕西等地的城市回族社区文化变迁,通过对这些地区城市回族社...
类型:博士论文
学校:中央民族大学
时间:2009年11月27日
153
-
摘要: 当代人类社会正在经历快速的城市化,城市社会成为人类学研究无法回避的领域。自20世纪80年代起,族群成为都市人类学研究的主题。不同的族群交织在一起构成了复杂、多元的文化,族群之间的冲突和协调成为都...
类型:博士论文
学校:中央民族大学
时间:2009年11月27日
153
-
摘要: 本文运用田野调查法、问卷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永城市农村农民参与体育健身的活动方式和规律、对体育活动的认知与态度、农村体育活动的组织管理等现状问题,进行了参与性的观察和访谈,并对调查结...
类型:硕士论文
学校:安徽大学
时间:2011年11月30日
153
-
摘要: 本文是从人口移动的角度出发,研究民族旅游村寨德夯村文化变迁的问题。
德夯村是一个五百多人的苗族聚居村,地处湘西,位于大山之中。旅游开发前,由于交通不便、村民商品意识低等原因,德夯村的...
类型:博士论文
学校:中央民族大学
时间:2012年11月30日
153
-
摘要: 随着改革开放事业的不断深入,中国社会发生了深刻变化。经济发展引起的社会人员流动给社会带来了与地域群体相关的一系列问题。对某些地域群体的污名化问题引起了学术界的注意和研究。在国外相关研究的影响...
类型:博士论文
学校:中央民族大学
时间:2013年11月29日
153
-
摘要: 本文通过对亳州谯城区西关回族社区的个案调查,来考察中国腹地杂居回族的民族认同的状况:他们是怎样在日常生活中表达其族群性的?如何与周围的主体民族互动的?国家对回族的建构与回族本身对其共享的族群认同...
类型:硕士论文
学校:中央民族大学
时间:2005年10月18日
153
-
摘要: 本文旨在通过对青岛韩人社区的个案研究,来考察作为迁移群体的韩国人在青岛的文化适应问题。文化适应是人类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对于有关迁移者的研究有着重要意义。 美国的移民研究以及国内有关海...
类型:博士论文
学校:中央民族大学
时间:2009年11月27日
153
-
摘要: 本文旨在探讨儒家伦理如何建构徽商精神以及这种商人精神的性质如何,进而回应“韦伯式问题”。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韦伯认为新教伦理促进了资本主义精神的产生;而在《中国的宗教:儒教和道教...
类型:博士论文
学校:上海大学
时间:2010年12月22日
153
-
摘要: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和婚姻家庭伦理道德建设的不断进步,我国少数民族妇女的地位有着较为明显的上升,尤其是在家庭生活中,少数民族妇女地位的提高是有目共睹的。夫妻平等的现代性别观念...
类型:博士论文
学校:中央民族大学
时间:2012年11月30日
153